黏土(Clay) 是由直径小于1~2um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组成的混合体,其特性是在湿态和细粉状态下具有可塑性,干燥后变硬和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玻化。主要化学组成是A l2O3和SiO2两种氧化物。当A l2O3/SiO2值愈接近高岭石矿物的理论值0.85时,说明此类黏土的纯度越高。A l2O3/SiO2值愈大, 黏土的耐火度就愈高,黏土的烧结范围也就愈宽;其值愈小,则相反。
黏土的耐火度高,意味着A l2O3含量高,杂质含量尤其是所含碱性氧化物少时,烧结范围也愈宽。通常,耐火黏土要求耐火度大于1580℃。耐火黏土按可塑性可分为硬质黏土和软质黏土。硬质黏土可塑性较差,多属于原生黏土;软质黏土因其颗粒细,分散度大,故可塑性大,多属于次生黏土。
凡是蕴藏高铝矾土的矿山一般都埋藏有耐火黏土,除在古地层石炭纪和二迭纪外,在新生代地层中也大量埋藏。我国黏土矿点的分布较广,山东(焦宝石)、山西、河北、贵州、四川以及广西(广西白泥)、江苏(苏州高岭土)、辽宁(紫木节)、吉林(水曲柳)、河南焦作等地都是我国不同品位黏土的产地。我国是耐火黏土四大出口国(中国、美国、法国和德国)之一。
推荐阅读:耐火材料的性质——真密度
全国服务热线
联系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