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酸盐水泥石或砂浆加热过程中的微观变化,在宏观上的反映就是其耐火浇注料的强度变化特征。相对耐压强度是以110℃烘干耐压强度为100%计。CA-70水泥耐火浇注料成型初凝后,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时,水化速度较慢,强度低。
因此,一般采用蒸汽养护,加快水化速度,提高强度。当烘干后,其强度仍有降低。CA-50水泥耐火浇注料成型初凝后,标准养护即可获得较高的常温强度,烘干后强度降低也十分显著。这是由于水化产物发生晶型转变和排除游离水所致;经过300℃左右的温度下加热,晶型转变快,排除游离水多,因此相对强度降低较多,一般为18%~25%;
在800~1200℃加热后,由于固相反应、生成新产物和出现液相等,均可提高强度,但是水泥已失去胶结作用并显著发生晶型转变,致使耐火浇注料强度降低到最低值,一般为烘干强度的45%~55%。1200℃烧后的试样,在显微镜下观察,其组织结构是由彼此分离的、大小相差不大的块状物组成的,所以强度最低;在1300~1400℃加热后,强度回升并大幅度提高,这是形成稳定产物和实现陶瓷结合的结果。
铝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的高温耐压强度特征是,在1000℃以下时,基本上与烧后耐压强度相似;在1000℃之后,随着温度的升高,液相量增加,液相黏度降低,高温耐压强度也不断降低。到1350℃时, 其高温耐压强度只有2MPa左右。
推荐阅读: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——耐火度
全国服务热线
联系电话